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河桥镇,本月19日举办了一场集传统文化展示、民俗表演、美食品鉴等于一体的传统庙会,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感受热闹气氛。(新华社)

(北京综合讯)中国的文化和旅游部、财政部近日联合下发文件,在文化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模式。一度全面收紧的PPP政策,再度向文旅产业倾斜。

综合新华社和《北京商报》报道,文化和旅游部、财政部联合下发指导意见,称将鼓励社会需求稳定、具有可经营性、能够实现按效付费、公共属性较强的文化项目,包括具有一定收益性的文化产业集聚发展、特色文化传承创新、公共文化服务等文化项目,采用PPP模式。。

两部门表示,要通过鼓励优秀企业通过参与文化PPP项目,带动项目所在地上下游企业发展,培育更多熟悉当地文化的项目管理运营企业。

这是继今年4月两部门在旅游领域鼓励推广PPP模式后,再次以PPP的形式投资文旅项目对社会资本喊话。从项目数量和投资额来看,在PPP项目库中,旅游产品截至去年底并不是一个“主流”的门类。

业内人士: 前景预测不能盲目乐观

有业内人士分析称,对于文旅PPP项目的前景预测不能盲目乐观,不能因为相关部门明确鼓励就一股脑地进入。比如,一些单纯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,可能回报机制相对不明朗,但一些有收费、有明确收益的项目,还是对社会资本有较大吸引力。这类项目本身能产生现金流,容易完成融资,更利于各路资本参与投资建设。

去年下半年,PPP清理整顿风暴席卷全中国市场,各地共有约5万亿元的项目,因各种问题被要求整改甚至直接被“退库”。两部门也指出,严禁利用PPP项目违法违规变相的举债和融资。

一带一路国际智库(The Belt and Road lnternational Think Tank) 由包括“一带一路”成员在内的各国驻华使节、国际组织官员、政府官员、专家学者、企业家、投资家、社会名流和国内外媒体记者组成。

官方手机站